查看原文
其他

儒家之密教—龙溪学研究:龙溪之四层悟境

孟晓路 四学书院 2021-03-14

2.2 龙溪之四层悟境

2.2.1 《悟说》中所揭示的四层悟境

龙溪之学乃就阳明学之高明处发挥为主;故其于境界之论述,较阳明及其它同门诸友为独详。全集卷十七之《悟说》大体可代表其对于修养境界层次之看法。其《悟说》云:


君子之学,贵于得悟,悟门不开,无以徵学。入悟有三,有从言而入者,有从静坐而入者,有从人情事变练习而入者。得于言者,谓之解悟;触发印证,未离言诠;譬之门外之宝,非己家珍。得于静坐者,谓之证悟;收摄保聚,犹有待于境;譬之浊水初澄,浊根尚在,才遇风波,易于淆动。得於练习者,谓之彻悟;摩砻锻炼,左右逢源;譬之全体泠然,本来晶莹,愈震荡愈凝寂,不可得而澄淆也。

根有大小,故蔽有浅深,而学有难易,及其成功一也。夫悟与迷对,不迷所以为悟也。百姓日用而不知,迷也;贤人日用而知,悟也;圣人亦日用而不知,忘也。学致于忘悟,其几矣乎!先师之学,其始亦从言入;已而从静中取证;及居夷处困,动忍增益,其悟始彻;一切经纶变化,皆悟后之余绪也。赤水玄珠,索于罔象;深山至宝,得于无心。此入圣之微机,学者可以自悟矣。


关于彻悟,龙溪则曰:“无迷无悟,是为彻悟。”(《不二斋记》,全集卷十七)我们看到龙溪这里给出了三种悟,那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初看下似乎三种悟是平列的关系,其区分标准只在于入悟之途径不同,让人以为从动中亦可开悟(指从未悟心体到悟心体),而且悟的程度比从静坐中得来的还高。作者初读时即是这样理解,等读完全集再来重读这段话,却知此乃误会。

之所以造成误会,亦或与龙溪此处表达方式之不甚善巧有关也。实则这三种悟,并非平列,而是先后的层次关系,必先由解入,再从静中得证悟,然后再在事上磨练得彻悟。此从龙溪对三种悟的解说及对阳明成学历程的说明皆可证:龙溪之解悟如门外之宝非己家珍,说明此悟只是解了,还未开始实行;证悟如浊水初澄,则是已经实行了,但所证尚浅;彻悟如水已完全澄清,且水底的泥沙也已去尽,此则是所证已深。故由此知,三种悟恰如信解行证一样,是一种渐次深入的关系。


此从其论阳明之学亦可知,龙溪曰:先师之学其始亦从言入(按:即解悟也),已而从静中取证(按:即证悟也),及居夷处困,动忍增益,其悟始彻(按:即彻悟也)。从此可以看出,阳明之成学显然是先解悟,再证悟、再彻悟的。此中“亦”字甚需注意;龙溪用此字,显系表明,其认为阳明的成学历程正与自己上文所论入悟之先后次序及方式相符;故以之作为例证,而曰“亦”。

 

2.2.2  禅宗三关

龙溪之学,启发于禅宗者多矣。其于《悟说》中之描述大有类于禅宗见性过程之三关。禅宗之说略云:心为有情作用要具,其根据不一,下焉者,唯以意识为主,中焉者,兼知阿赖耶识为主,上焉者,乃知法界性为主。佛学恒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为无明妄念之所盖覆。一旦冲破无明,则原有佛性当下历然。无明盖障为何?即杂染意识与阿赖耶识是也。禅宗六祖慧能云:“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故名为此岸。离境生灭息,如水常通流,故名为彼岸。”波浪一起,便落被缚凡情。息浪常流,方是灵活智慧。依脑用事,分别意识炽盛,尘浪大兴。敛脑归心,分别意识消灭,尘浪遂息。此名亲近般若波罗蜜多。能并泯其心(阿赖耶识),斯名真实般若波罗蜜多。(参见冯达庵大阿阇黎《心经广义》释题)


离识乃能见性、离一重识,则见一重本性。舍离意识,心光乍明,即自心佛性发越之动机,是为见性之始。此见即菴摩罗识(第九识)清净见分,心光则清净相分。是为初关景象。虽踏上阶梯,脚很未稳,尚须绵密用功。达摩云:“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初关开悟之后,如达此境,尔时心之全体,隐具图相,一一属性,不防随缘流露于圆相之中,对于六尘确能一切不染,离诸法相,是为重关景象,然未脱内识(阿赖耶识告终,乃异熟识也)分齐。尽离内外识,乃真一无所得,无所得中,理致不昧,灵活自如,是名般若波罗蜜。见性工夫至此,则转身入世,随问而答,随境而作,无不妙符实际巧叶机宜,禅宗以此为末后句。然必重关坚固,自然消归此境,脚跟方稳。如其未固,遽尔撒手,则应事接物,每被赖耶识把持。故禅宗善知识每云,非见性至极,脚跟已稳,勿急于撒手而受用去也。


如此,见性之义亦须仔细分疏,不可笼统把不同境界都谓之见性。依上文,证初关(第三句禅)景象为似见性,证重关(第二句禅)景象为略见性,证末后句(第一句禅),为真见性。


(一)似见性。此时空去分别意识,觉诸相如梦如幻,当体即空,而所见法体,尚为阿赖耶识所蔽,未与真如相应。神秀四句偈即此境界,其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其前两句描写初关开悟后定中所见之景象,非泛泛之譬喻也,后二句则是说,因仅破分别意识,仅破了分别我法二执,人我之心虽很淡薄,然阿赖耶识尚未空,俱生我执未破,烦恼杂染种子犹在,异熟缘至时仍会引起烦恼,故须提高警惕。故曰:时时勤拂拭,以防无明熏真如,再造新业,再添新的染种,所谓莫使惹尘埃者,如是如是。


    (二)略见性。此时已破阿赖耶识及俱生我执,虽觉真如总相为真,余相皆妄,而诸相之起,隐由异熟识主持,非径由真如流出。六祖四句偈同此境界,其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前二句乃重关开悟后定中所见之景象,后二句是破俱生我执之见地。既破俱生我执,则实证禅宗重关,生空真如现前,诸法毕竟空寂,故曰“本来无一物”;既破七识,一切不染,故曰“何处惹尘埃”。五祖弘忍见此偈后,却以鞋底擦之,曰“亦未见性”,其理维何?多数人以为惠能书壁偈已真实见性,五祖此举纯为保护惠能,实非尽然。五祖此举有二重用意:其一,确有保护惠能之意,祖知其它门徒之心态,怕他们谋害惠能。其二,祖知惠能此时虽破俱生我执,然尚未破俱生法执,赖耶虽空,异熟识未空,只契真空未契妙有,明体而未达用;故仅系浑略见性,尚非真实见性。此意才是最主要的,故不许其见性。


    (三)真见性。此时已破俱生法执及异熟识,不惟会得真如总相,而诸法之起,一一径由真如本性显现为相,不被诸识缠缚。惠能大悟后同此境界,其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意则为:已破异熟识及俱生法执,真实之中能出妙有,明体达用,深契性相不二之旨;对于万法,能以正智自在操控之。慧能至此才真正见性,故五祖传以祖位。


比较龙溪之说与禅宗之说,可知其解悟当于凡夫当下道德心之肯认,乃人人能有者。其证悟则当于禅宗之证初关景象,第三句禅似见性也。其彻悟则当于证禅宗之重关,证第二句禅略见性也。其忘悟则当于禅宗之末后句,证第一句禅真见性也。龙溪与禅宗其立说何其相似乃尔。欲证实此结论,须佐以龙溪对于各种悟境之描述。




儒家之密教—龙溪学研究:序
儒家之密教—龙溪学研究:导言
儒家之密教—龙溪学研究:四重悟境

白鹿洞书院讲道统

中学统摄天下学术论(全集)

形上学方法(全集)


孟晓路简介:

孟晓路,字庆弗,号童庵,当代中学大家。1970年生,河北献县人。2000年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后,迄今一直在河北大学哲学系任教。主要研究领域有儒教、佛教、中西文化比较等。主要著作有《圣哲先师——孔子》、《儒家之密教:龙溪学研究》、《寒山诗提纲注解》、《七大缘起论》(2008年出版)、《佛学与西学》(2009)、《形上学方法》、《中学统摄天下学术论》(2013年)、《中国世界观看世界及中华文明复兴》(2014年)、《西学之中学渊源》(2013-2014年)、《佛教真面目讲记》(2012-2014)、《论周官》、《天下制度形上原理》(2019年)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